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航空报)
冯楠
在国防装备与高端制造领域,“一次做对”既是质量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随着装备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加速迭代,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往往导致“科研与生产脱节、质量管控碎片化”等问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宇通过“一盘棋”思维统筹全局,以“一本账”实现精准管控,以扎实实践破解行业痛点,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深入借鉴与思考。
在实践层面,航宇将“一盘棋”思维深度融入质量管理全流程,打破科研、生产与管理之间的协同壁垒。以往装备研制中常见“管理下计划、科研抓设计、生产赶进度”的脱节现象,容易导致质量标准执行偏差和问题整改滞后等问题。为此,航宇搭建了跨部门、全链条协同体系,推动采购、设计、生产、质量等环节互联互通,从“各自为战”转向“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信息同享”——科研团队在设计阶段便同步提出质量控制要点,生产部门提前参与工艺可行性论证,质量部门嵌入从采购到交付的全节点,为质量管控奠定协同根基。
展开剩余61%在具体管控层面,航宇以采购、技术状态、生产、质量四个“一本账”为抓手,构建精准管控网络,实现质量风险可防、可溯、可控。
采购账是质量管控的“源头防线”。航宇通过动态跟踪物资采购计划、供应商履约进度及到货验收状态,清晰掌握“需采物资、已采数量、到货时间”,既提前预防因物资短缺或供应商延迟导致的生产中断风险,又通过全流程记录确保每一批零部件和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从源头把好装备质量“第一关”。
技术状态帐是质量统一的“标准准绳”。从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到技术变更通知,航宇将全流程技术信息完整归档,明确装备“应达标准”。技术状态发生变更时,账本同步推送至各环节,有效避免“旧图纸生产、新要求验收”的矛盾,确保生产与标准高度一致,杜绝“带病交付”。
生产帐是质量落地的“过程抓手”。针对装备生产流程复杂、环节众多特点,航宇通过账本记录生产计划、工序进度、设备状态及人员配置,构建生产“动态地图”。一旦发现工序偏差或进度滞后,即可快速追溯问题环节,及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质量标准在每一道工序中得到落实。
质量管控帐是质量追溯的“安全屏障”。该账本覆盖原材料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检测、成品性能测试至出厂验收全流程,每一项质量数据、每一次问题整改均清晰可溯。交付前,通过账本核查装备是否通过全项检验;交付后,若出现质量疑问,可快速定位根源,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航宇的“四本账”并非孤立运作,而是与“一盘棋”思维深度融合、环环相扣。以一型装备研制为例,通过“一盘棋”统筹,科研团队与生产部门提前对接,依托技术状态账固化质量标准,借助生产账优化工序以减少质量风险点,依靠质量账严控各环节检测,最终实现设计一次通过、生产零重大返工、验收一次合格,研制周期缩短20%,成本降低15%。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航宇质量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更凸显出“协同”与“精准”在装备研制中的核心价值。
航宇的实践提炼出一套可推广的质量管理逻辑:高端装备质量管理并非单一环节的优化,而是全流程的系统工程。“一盘棋”与“一本账”模式,既解决了传统管理中协同不畅、管控粗放的痛点,也为实现“一次做对”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路径,有力适配了国防装备与高端制造行业对质量水平不断跃升的现实需要。
发布于:北京市杠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