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车和0公里二手车的区别#
2025 年 7 月,极氪汽车因 "展车被误认 0 公里二手车" 陷入舆论漩涡,揭开汽车行业隐秘的 "新车变二手" 产业链。当展厅里光鲜亮丽的展车标价便宜 2 万元,而二手车平台上的 "准新车" 标价低至新车价的 75%,消费者该如何抉择?本文结合最新行业动态,从法律属性、权益保障、购买风险三大维度深度解析,助你避开购车陷阱!
一、法律属性:上牌与否决定 "新车" 身份
1. 展车:未注册的待售新车
核心特征:展车是 4S 店用于展厅展示的车辆,从未在车管所完成注册登记,无行驶证、车牌号,法律上属于 "全新商品车"。即使投保了交强险(如极氪展车),只要未开具零售发票或上牌,其新车属性不变。
行业惯例:新能源车企通常对库龄 3-5 个月的展车进行折扣销售,极氪等品牌会在购车页面明确标注 "一口价展车(已投保交强险)",消费者仍可享受首任车主终身质保等权益。
2. 0 公里二手车:已完成首次交易的二手商品
本质定义:这类车辆虽里程表显示 0-1000 公里,但已在车管所完成注册登记,行驶证和登记证书显示 "首次登记日期",属于《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界定的二手车。例如,某品牌新车上牌后立即转售,即使未实际驾驶,也需按二手车流程过户。
灰色产业链:经销商为冲销量将新车批量过户给关联公司,再通过二手车平台低价抛售。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披露,懂车帝、瓜子二手车等平台有三四千家商家销售此类车辆,售价普遍低于指导价 3-5 万元。
二、权益对比:省下 3 万可能损失终身质保
1. 展车的 "有限妥协"
价格优势:展车折扣通常为新车价的 5%-15%。以极氪 001 为例,指导价 30 万元的展车可优惠 2-3 万元,但仍需签订新车买卖合同,享受完整质保。
风险可控:长期展示可能导致电瓶亏电、内饰轻微磨损,但 4S 店需在合同中注明车况,消费者可要求延长 1 年质保作为补偿。
2. 0 公里二手车的 "隐性代价"
权益缩水:购买 0 公里二手车将丧失首任车主专属权益。例如,某新能源品牌的三电终身质保仅限首任车主,二手车用户仅享 8 年 15 万公里基础质保,后期维护成本可能增加数万元。
残值损失:车辆完成首次过户后,再次转售时残值率比常规二手车低 15%-20%。一辆指导价 25 万元的 0 公里二手车,两年后转售可能比同车况新车少卖 4-5 万元。
三、消费指南:验车必查的三大铁律
1. 展车选购:四步排除隐患
查登记证书:要求经销商提供车辆登记证书(大绿本),确认 "登记栏" 无过户记录。若显示 "未注册",则为合法展车。
验车况细节:检查内饰保护膜是否完整,启动车辆查看里程表(通常不超过 50 公里),用 OBD 检测仪读取变速箱运行数据,排除频繁挪车导致的机械损耗。
签补充协议:在购车合同中注明 "展车" 身份、展示时长、是否有修复记录,并要求赠送 2 次免费保养作为保障。
2. 0 公里二手车避坑:五证缺一不可
看登记证书:必须包含 "首次登记日期" 和 "转移登记" 记录。若登记日期在 3 个月内、过户次数≥1 次,需警惕是否为 "过票车"。
查维修记录:通过 4S 店查询保养记录,排除试驾车伪装的 "个人一手车"。某二手车平台曾曝光,一辆 0 公里二手车实际是 4S 店试驾车,变速箱因激烈驾驶已更换。
验手续合法性:要求卖家提供购车发票、交强险保单、完税证明,确保车辆来源正规。若卖家无法提供完整手续,可能涉及套牌或走私。
小便宜背后的 "法律地雷"
从极氪展车争议到长城痛批行业乱象,展车与 0 公里二手车的区别远不止价格差异。前者是合法的新车促销,后者则是扰乱市场的灰色操作。务必牢记:没有过户记录的才是真新车,法律定义比里程表数字更可靠。
你会为便宜 3 万买 0 公里二手车吗?
展车折扣多少才值得入手?
评论区留言
(本文数据来源:极氪官方声明、商务部整治会议纪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24 年报告,部分案例引用自澎湃新闻、华夏时报及涉案企业公告。)
杠杆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